喜讯省直三院眼科入围2020年公立医院医

文章来源:眼科_眼部健康   发布时间:2023-4-6 18:19:36   点击数:
  轻度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820/9338927.html

年3月27日,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举办的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总结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我院眼科报送的科室高质量发展案例,经过评委会专家们的初审、复审、大众评议、现场终审几个阶段,最终在全国家报送的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家入围典型案例中的其中之一。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多位国家卫生健康系统院士、国家级专科质控中心主任、各省医政医管处医院代表等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此次活动围绕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医疗技术能力提升,专科发展和优化医疗服务等工作进行研讨和交流,旨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

我院这次推送的眼科高质量发展案例,医院中杀出重围,实属不易!医院林立的情况下,省直三院眼科这个小专科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华丽蜕变呢?它又是靠什么打动了专家评委团及大众呢?

坚守探索共赢小专科的华丽蜕变

医院里的一个小专科,其发展空间及规模与其它专科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医院林立、医院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做医院的我们,立足更加举步维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整个团队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剑走偏锋,靠着自主研发的“神经环路阻断术”攻克了世界疑难杂症——梅杰综合征,走出一条华丽的蜕变之路。

01坚守针尖上打江山

医院,82年建科初始,条件简陋,最初只有1名大夫,2个诊室,3台仪器,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业务,如:角膜异物、取结石等,这些操作都需要5号针头,一度被称之为“针尖上打江山”,所以能开展的业务和服务的对象很是有限。

02思变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为了生存下去,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开科元老刘现忠主任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他读遍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国内外的眼科书籍,自制仪器、外出进修、探索弱视的治疗,成为第一批全国小儿眼科及斜弱视学组委员、年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发表了《单红色光对弱视治疗的观察》、同年率先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逐步扩大诊治范围,提高诊治能力。

但与此同时,医院的发展更为迅速,科室开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攻克了许多眼科难题:年义眼胎还没有出现,用臀部真皮脂肪移植眼眶内,矫正眼窝凹陷;年为一位类天疱疮视力只有光感的患者行“异体全结膜移植”,视力恢复至0.02,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报道的唯一一例异体全结膜移植术,文章发表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上,还有独创了斜视矫正固定术,解决了废用性斜视复发难题......也正是这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打磨了团队爱钻研、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是为后期研究梅杰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03拓展逐步立足中原

此时,医院也逐步发展壮大,科室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专科研究生,医院周围社区、学校进行义诊、开展大讲堂、爱眼日活动等,扩大科室在辖区内的影响力,同时抓住机遇,先后5次承担政府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3-10分钟完成手术,手术患者过万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对专业进行分组,使眼科在中原逐步展露头角,不少患者求医无门时被告知:到省直三院眼科找刘主任团队吧!

04探索40年终磨一剑

梅杰综合征以眼睑痉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不清,症状复杂,常常造成功能性失明,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身心备受摧残,是世界公认的治疗难题之一。年,科室收治了第一例梅杰患者,按国际通用方法做了眼周肌肉切除术,术后患者眼睑痉挛缓解。但在随后收治的患者中发现,同样的术式,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这引发了眼科团队对梅杰综合征的探索研究,凡事精益求精、一追到底的眼科团队一追就是15年!从深入医学院校解剖试验室到查阅国内外数千篇文献;从邀请外院专家授课指导到院内多学科合作研究,从每台手术6-7个小时到3-4个小时,从眼周的8个切口到4个切口,经过无数次术式的优化改进,年,“神经环路阻断术”术式基本完善,短短2年多的时间使全国25个省份、余名梅杰患者重见光明。

05借力背靠大树好乘凉

医院的发展也为科室的壮大助力,科医院支持。医院更名为医院后,使更多患者认识并选择了到眼科就诊。年医院引进了质量管理体系,为科室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成立了梅杰病诊疗中心,搭建了由功能科、心理科、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睡眠科等多科室协作的MDT模式,医院三专六有的发展规划,使成员分组、分工更加明确、精细化,从而使得眼科的发展搭上了快车道。

06传承榜样的力量

从开科时的一个人、两间房到现在的三个院区,60张床位、50多名医护人员,从开科时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预约入院、被患者称之为让全国梅杰病人看到希望的地方,这都要归功于团队的核心人物刘现忠主任,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年近70岁的他依然奋战在临床一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看梅杰病人、做梅杰手术、写梅杰文章、搞梅杰科研,一切的重心都围绕着梅杰转,吃住都在科里,周末才回家看看。我们也曾问他累不累,他说,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想到我们为多位患者解除了痛苦,就是拯救了多个家庭,这多个家庭再辐射下去,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正是在老主任这种精神的带动下,整个团队都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力量,对工作敬业认真,对患者视如亲人,病友们送的锦旗及牌匾挂满了病区。

07收获技术引领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的验证,中国眼科网、中华眼科网、丁香园、健康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知名媒体对我院眼科治疗梅杰综合征进行了报道,医院与道健基金专门为贫困梅杰患者举行的慈善活动开幕式上,业内专家们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希望团队尽快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参加业内交流,让此项技术发扬光大,造福更多梅杰患者。

08体会五心方得共赢

而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唯有技术创新才能引领发展,唯有守着恒心、仁心、初心、忠心、细心,才能赢得患者的认可,成就医者价值。

回顾了眼科整个发展历程,相信您对这个团队在这次活动中的获奖原因,也有了答案,就如上所说:唯有技术创新才能引领发展,唯有守着恒心、仁心、初心、忠心、细心,才能赢得患者认可,成就医者价值!

当然,成绩属于过去,对于这个团队来说,会将“眼科精神”永远发扬并传承!

文/李艳红(省直三院梅杰中心)编辑/冀慧丽 审核/陈爱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chi-fujikoshi.com/ybbj/11617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