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所聚,向未来”,5月10日晚,爱尔康玻切E站线上学术会武汉站顺利召开。本次大会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进行,为眼底外科医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医院许泽骏副院长受邀出席大会,并进行了精彩学术分享。
本次会议医院陈长征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中国人民医院陈晓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孙旭芳教授担任点评、讨论专家。
医院杜磊教授、医院许泽骏院长、医院龚晋教授、医院潘颖喆教授等省内知名眼底病专家分别进行了专业学术课题分享。
眼底病一直是眼科诊疗领域中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眼底外科手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次会议聚焦眼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专家讲者们从PRF在黄斑裂孔手术中应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填充物的选择、微创高速玻切的应用,以及特殊病例手术实操等方面,对眼底病的临床诊治、难点问题、治疗新思考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传道授业,探讨提升。医院许泽骏副院长着重就《微创玻切-25G10k斜面高速玻切应用》课题进行了学术分享。许院长指出,作为眼底外科医生,在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如何做到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取得更优术后效果,是眼底外科医生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玻切手术设备的更新换代,10K斜面高速玻切可以更加贴近视网膜进行精细化操作,减少对于剪刀和镊子的依赖,让玻切手术更流畅,创伤更小,且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术前未能发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许院长解答,“配合RESCAN术中OCT导航显微镜的使用,能实时查看眼底扫描精密度高达7微米的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OCT)图像,实时反馈手术操作和眼组织的相互作用,观察到以前在术中无法发现的细节问题,实时调整、指导手术。”
许院长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手术案例指出,RESCAN术中OCT导航显微镜的应用,可以帮助主刀医生在术中实时评估剥膜操作、评估对后极部视网膜的牵拉,观察内界膜镊造成的微损伤情况、观察剥膜的完整性、观察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后裂孔孔缘形态变化,减少因重复染色可能存在视网膜毒性,及时发现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现并帮助处理术前未能发现或发现不了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眼底手术的精准性和可控性,使得眼底手术效率更高、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大化。
此次学术会干货满满,与会专家们均将自身领域的创新技术、前沿探索、实战案例及手术经验等都进行了无私分享,令与会者受益匪浅。许泽骏院长的分享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内容丰富,观点前瞻,对于眼底手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家全国连医院,医院也将继续加强科研,提升服务,为帮助更多患者重返清晰视界而不懈努力。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