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下称“合作中心”)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正式启动。
据了解,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眼科领域目前中国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未来将近视防控作为重点合作项目。
此举对我国近视防控工作产生哪些影响?专家对近视防控工作有何建议?记者采访专家学者进行了解。
世卫组织主动抛“橄榄枝”
合作中心落户广东是提升全球眼健康的“双向奔赴”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接受90%以上的外界信息。世界卫生组织(下面简称“世卫”)将致盲眼病列为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并指出眼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及福祉紧密相关。
据了解,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眼科领域目前中国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将作为国际高层次眼科学术合作平台,协助世卫开展全球眼健康管理的研究和技术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正式启动主办方供图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在提升我国乃至全球整体眼健康方面,具有“双向奔赴”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在世卫组织整体健康战略下,做好眼健康防护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防病需求大、分量足。接下来,合作中心会针对中国老百姓眼病特点,在防治过程中形成中国的经验方案,为全世界提供技术与政策上的标准与建议。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主办方供图
“接下来的四年,中山眼科中心将举全中心之力,集全员之智,倾全院之心做好合作中心的相关工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近视防控、综合眼保健能力提升、眼健康指标评估等方面深化技术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眼科研究和技术的推广,并为我国眼科提供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平台。”林浩添表示,合作中心还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分享中山眼科中心在眼科领域的经验技术、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推动合作中心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我国及全球眼健康发展。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在启动会上表示,中山大学一直致力于医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医疗服务。余敏斌强调,中山眼科中心被认定为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是对其过去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他期待并相信中山眼科中心依托于合作平台,一定会为健康中国和全球眼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世卫组织顾问:将在中国重点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在启动仪式现场,世界卫生组织项目组顾问AndreasMueller博士发表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MyopiaEd:一项针对近视防控的数字化信息教育项目》主题演讲。AndreasMueller博士介绍了MyopiaEd产生的背景:近视因其不断增加的患病率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依据年全球眼健康的总体目标,近视防控也是世卫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视防控将是合作中心的一项重点工作。AndreasMueller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在已经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已经对接下来2-3年将要开展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关键合作点,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合作就是近视防控的工作。“世卫组织将通过合作中心加强与中山眼科中心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合作,努力减少近视的发生和减缓其进展,并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近视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意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梁凌毅教授介绍,在近视防控领域,广州眼科专家贡献了不少经验,并且积极与各地眼科专家沟通交流,“随着合作中心落地,在前期积累基础上,我们也努力打造适合自身的近视防控之路,提供方案给世卫组织参考。”梁凌毅分享了她今年5月作为中国唯一的眼科世卫合作中心代表前往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参加全球近视防控专家咨询会的经历,会上与会世卫组织专家提出了一系列近视防控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学习习惯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等,“在这些近视防控举措中,我发觉这些年其实我们一直在推进,因而我分享了中国眼科医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的经验,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世卫组织顾问接受媒体采访
从“防盲治盲”到“眼健康”
囊括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眼健康全球指南丛书中文版正式发布。该套书一共五册,由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主任刘奕志担任主翻译,囊括了眼健康多个领域,包括常见眼疾、眼健康公共卫生水平评价体系等,希望为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优质高效眼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升人们的眼健康水平。
林浩添介绍,除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