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眼科_眼部健康 发布时间:2024/8/26 12:43:28 点击数: 次
关于天赐的诗上帝同时给我书籍和黑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我这样形容他的精心杰作,且莫当成是抱怨或者指斥。他让一双失去光明的眼睛主宰起这卷册浩繁的城池,可是,这双眼睛只能浏览那藏梦阁里面的荒唐篇什,算是曙光对其追寻的赏赐。白昼徒然奉献的无数典籍,就像那些毁于亚历山大的晦涩难懂的手稿一般玄秘。有位国王傍着泉水和花园忍渴受饥;那盲目的图书馆雄伟幽深,我在其间奔忙却漫无目的。百科辞书、地图册、东方和西方、世纪更迭、朝代兴亡、经典、宇宙及宇宙起源学说,尽数陈列,却对我没有用场。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昏昏然缓缓将空幽勘察,凭借着那迟疑无定的手杖。某种不能称为巧合的力量在制约着这种种事态变迁,早就有人也曾在目盲之夕接受过这茫茫书海和黑暗。我在橱间款步徜徉的时候,心中常有朦胧的至恐之感:我就是那位死去了的前辈,他也曾像我一样踽踽蹒跚。人虽不同,黑暗却完全一样,是我还是他在写这篇诗章?既然是厄运相同没有分别,对我用甚么称呼又有何妨?格罗萨克或者是博尔赫斯,都在对这可爱的世界瞩望,这世界在变、在似梦如忘般迷茫惨淡的灰烬之中衰亡。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早报、成都广播电视台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大家听到的是博尔赫斯的诗作《关于天赐的诗》,由林之木翻译。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他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博尔赫斯掌握了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很多人是因为这句话知道博尔赫斯,知道《关于天赐的诗》这首诗的。博尔赫斯一生痴迷阅读,和书籍、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但是就像诗里的另外一句话一样:“上帝同时给我书籍和黑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这句诗承载着博尔赫斯的人生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年,博尔赫斯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书香世家。博尔赫斯的家人都是名副其实的书痴,他的父亲、母亲、祖母,都热烈地喜爱着书籍,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博尔赫斯可能也不会有今后的卓越成就。博尔赫斯的母亲出身名门,也是陪伴博尔赫斯时间最长的人。母亲博览群书,通晓英语,文学造诣也很高。博尔赫斯的父亲是一名英裔律师,也是现代语言师范学校的心理学教师,父亲拥有大量藏书,博尔赫斯的童年时光,大部分都是在家里的图书室里度过的。博尔赫斯不仅热爱读书,更热爱创作,他很小就显露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文学才华。7岁时,他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8岁,根据《堂吉诃德》,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叫做《致命的护眼罩》的故事。10岁时,他在报纸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因为译笔成熟,竟被认为出自他父亲的手笔。年,博尔赫斯的父亲因为眼疾几乎完全失明,决定退休,所以全家定居瑞士日内瓦。博尔赫斯也在这里上了中学,学习法、德、拉丁等多种语言。凭借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好学的博尔赫斯如虎添翼,如饥似渴地浏览世界名著,这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博尔赫斯仿佛受到命运的驱使,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年,博尔赫斯的事业走上了巅峰,他担任了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还兼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但是与此同时,他也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考验,他的眼睛失明了。其实受家族遗传疾病的影响,童年开始,博尔赫斯的视力就不好,从年开始,他先后动了八次眼科手术,长期的阅读和写作更加重了他的眼疾。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博尔赫斯在写《关于天赐的诗》时,完全失明了,诗歌里所写的,仿佛就是一个预言。博尔赫斯曾自嘲他说:“命运赐予我80万册书,由我掌管,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但失明并没有夺去博尔赫斯的艺术生命,在母亲和友人的帮助下,他以无穷的毅力继续创作,并修订和整理出版了一些早期作品。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应邀前往欧美大学讲学。上帝蒙上了博尔赫斯的眼睛,却让他致力于内心世界的开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尔赫斯比那些双眼明亮的人看得更加辽阔和深邃。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博尔赫斯的《关于天赐的诗》,以及诗人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