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 眼科医生儿子作出这样的选择

文章来源:眼科_眼部健康   发布时间:2016-11-30 0:33:06   点击数:
  父亲去世 眼科医生儿子作出这样的选择

父亲过世眼科医生儿子捐出父亲眼角膜

父亲去世,作为眼科医生的儿子,说服家人捐出父亲的眼角膜。

如今,这对眼角膜已让两个孩子重见光明。

儿子说,作为眼科医生,他更明白“光明”的意义。

43医院眼科白内障方面的专家,71岁的父亲,退休前曾是某大学的数学教授。

15日凌晨,李嘉文接到母亲的电话,正在湖北利川避暑的父亲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医院。接完电话,李嘉文立即从重庆开车赶往利川。

早上8点,医院时,父亲刚刚过世。

3年前,李父患上了直肠癌,经过前期“痛苦”的治疗后,病情缓解,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其实对于捐献眼角膜,父亲生前我就曾与他探讨过这个事情。”李嘉文说,在医院,他常听到角膜组的同事感叹,捐角膜的人太少了,以致于很多患者失去了重见光明的机会。李嘉文曾问父亲,如果有一天“离开”了,会不会捐出角膜。没想到,父亲很认真的回答:“你是医生,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做。我没有意见!”

李嘉文教授表示,捐出父亲的眼角膜,其实是父亲生命的延续,也是“光明”的延续。当了这么多年的眼科医生,每天面对太多的眼疾患者,太明白这些患者对“光明”的渴望。所以,他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李嘉文把想捐父亲眼角膜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想征求母亲的意见。没想到,母亲也十分赞同儿子的想法。

成功移植两个孩子重见光明

谢汉平教授术前再次和助手核查患者影像检查结果

15日,忍住悲痛的情绪,李嘉文给科里的同事打电话,让同事们做好取父亲眼角膜的准备。随后,李嘉文租了冰棺,把父亲的遗体运回重庆。

下6点过,履行完相关手续后,西南医院眼科杨于力教授顺利取出李嘉文父亲的眼角膜。

“嘉文跟我同事多年,他非常爱他的父亲。”杨于力告诉记者。李嘉文父亲患直肠癌期间,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同事们都看在眼里。如今,捐出父亲的眼角膜,恰恰表明李嘉文对父亲的爱已经超越了常人。

杨于力教授在为14岁患者进行移植手术

谢汉平教授在为17岁患者进行移植手术

16日上午,移植手术开始。杨于力教授表示,李嘉文父亲的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了一个14岁和一个17岁的孩子。

特别是这个17岁的孩子,患上圆锥角膜,突然视力模糊,而他马上就要高三了,一家人着急得不得了。

如今,李嘉文父亲的眼角膜让这个孩子重获光明,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零库存众患者“望眼欲穿”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数据显示,在中国,因角膜病致残者(包括单眼患者)约有万。目前,国内有41个眼库(角膜库),但几乎都是“有库无角膜”的“空库”,很多角膜病致盲患者仍然在黑暗中等待,期望有人能捐赠角膜让他们看到世界。

杨于力教授介绍,前5年,医院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40-50例。而目前,在医院登记的,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人有近人。

中国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数量每年还在递增,但各地角膜库常年“无膜”,一年仅几十例的角膜捐献是远远不够的。

杨教授表示,影响角膜捐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那种“全尸习俗”和“体肤毛发父母所授不能残缺”的观念。以致于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有大量角膜盲患者在黑暗中苦苦等待。

杨于力教授向社会呼吁,几乎所有人均可捐献角膜,即使超过80岁的老人,捐献者生前自愿或身后家属同意,同时捐献者的角膜本身无疾病,无乙肝、艾滋病、活动性脑炎、狂犬病、败血症等即可。

医为仁术以人为本









































冬季慢性咽炎高发如何应对更科学生活
德鲁克什么是市场营销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chi-fujikoshi.com/ybjb/1160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