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商]眼科名医缪鹏程,他的故事很励志
缪鹏程终究来了。从早上8点开始,他一直在忙着救治,两个小时后终究抽出了一点时间来谈一谈。可采访没进行多长时间,就被前来询问的病人家属打断了。“我先去看看,采访可以继续,病情耽误不得。”说完,缪鹏程拄起靠在墙边的拐杖,疾步离去。
没法想象,失去了左腿的缪鹏程,虽然只有依托拐杖才能行走,但他却比一个健全人走得要快,这是多少步的前行才能练出的速度。更没法想象,他凭仗自己的努力,医院,为无数人送去光明。“我出身在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尊长们就告诉我,医者仁心、真诚待人。”从外曾祖父开始,传承了百年的医德和家风,缪鹏程不但将其发扬光大,还灌输给了下一代。这是一段人与医学之间的故事,也是一个家族精神的延续。
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3岁时,缪鹏程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左腿。孩提时的缪鹏程一开始其实不知道这意味着甚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受到了他人异常的眼光和生活的不便,生命恍如一下子失去了希望。
但缪鹏程不是一个甘于被困难压倒的人。“人,可以被恶运击中,但不能被自己击垮。”坚强的缪鹏程没有就此低沉下去,在父母的鼓励下,他决定去学校上学。从小学到高中,不论是多么卑劣的天气,他都坚持拄着拐杖准点到达教室。但是,命运之神并没有给他过量的眷顾。年,心中满怀大学梦的缪鹏程得知,由于左腿残疾,他没法参加高考,也不医院工作。“命运没有留下前途,我就自己寻觅。”倔强的缪鹏程仍然没有放弃,他一边干农活,一边随着做眼科医生的母亲学中医,还抽空研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
刚学习中医医治没多久,邻居的一名奶奶来到缪鹏程的家里,说自己浑身疼,用了很多土方法都没用,想请做外科医生的缪鹏程的父亲给看看。那天,家里就缪鹏程一个人在,好奇的他便想试着用中药来医治,一番询问后,他开了20几副药。第二天,缪鹏程将这件事告知了父母,得到了一顿训斥。“我开的药量太大了,母亲责问我,药是给人吃的还是给牛吃的?”这才意想到事情严重性的缪鹏程赶忙跑到邻居家,看一看奶奶的情况,却得知,奶奶身体的疼痛感居然减轻了。
“我虽然冒了一次险,却歪打正着了。”上帝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一扇窗。这次意外,缪鹏程不但觉得庆幸,更让他领略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拜师学医,融中西之精粹
尔后,缪鹏程便一心扑在中医的学习上,跟母亲一样专攻眼科。学有所成后,他在故乡江安镇开了一家中医眼科诊所。但是时间长了,缪鹏程发现,有些眼科疾病没法通过中药来治疗,要想帮助更多的人解决眼疾问题,必须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可问题是,一个乡村医生能从哪里学习西医技术呢?
年春季,缪鹏程应邀参加《眼外伤》杂志社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缪鹏程遇到了时任第二军医大学眼科主任的李庭芝教授。“李教授的名字我早有耳闻,他的医术非常了得,特别在白内障手术方面。”缪鹏程捉住此次机会,与李教授交换起来,并诚挚地约请李教授到如皋来教学。李庭芝教授被缪鹏程的诚意和真心感动了,不久,他便来到了缪鹏程的眼科诊所,亲身做手术实验。“那时候条件很不好,诊所里电压低,没有照明灯,用的都是煤油灯。”缪鹏程还记得,李教授第一次来诊所的时候,对他们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医治表示很意外。“但是他也跟我强调,好的外部条件是进行手术的保障,因此照明灯必不可少,另外还需要更新消毒设施。”依照李教授的要求,缪鹏程想办法拉来一根电线,解决了用电问题,同时还实现了高压消毒。
在李教授的指点下,缪鹏程开始学习西医眼科现代医疗技术。这期间,他边学边思考,将中西医进行融会贯通,医术进步得非常快,名望愈来愈大,前来救治的患者也愈来愈多。年,如皋实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缪鹏程抓住机遇,医院的产权。年,他又医院。
严格的背后,是传承与期盼
“父亲常跟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缪鹏程的儿子缪华盛知道,这句常挂在父亲嘴边的话,与李教授有关。“没有李教授的帮助,就没医院。”而在缪鹏程看来,回报李教授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所学的医术,去救助更多的患者。如今,这不仅是缪鹏程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一双儿女的期盼。
缪鹏程的女儿缪华茂目前正在复旦大学读医学博士,在国际权威杂志屡次发表文章。儿子缪华盛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医院锻炼,成了1名眼科医生。“在医院,父亲很严格,但也教会我很多。”缪华盛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心中满腔热情,对自己的医术也很有信心,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如何处理医患问题有时会显得束手无策。面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无端的指责,缪华盛觉得委屈极了。这时候,作为父亲的缪鹏程并没有过量地安慰儿子,只是苦口婆心地说:“孩子,这就是现实。做医生的,要耐得住孤单,也要受得了委屈。”后来,接触的患者多了,缪华盛也渐渐地理解了父亲的这句话。
“现在,我在医院里既做医生,也做维修工,常常要修理机器。”缪华盛说,父亲总是强调,手术离不开机器,好的医生不但要会做手术,还要晓得机器怎样运作。可以看出,这份严格的背后,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
迁徙与停留,发展与守候
其实,医患问题不仅是刚刚走进职场的缪华盛会遇到的,对从医几十年的缪鹏程来讲,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理解病人和家属急躁的情绪,由于对每个人来讲,生命都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因此,为了取得病人的信任,减少矛盾的产生,从技术、用药到装备,缪鹏程都坚持用最好的。“把医院做大做强,自然就有一个好口碑。”
前些年,缪鹏程就开始筹划新建一家名为“鑫程”医院,让传承了百年的中医疗法走出江安,面向如皋,服务更多的患者。医院不同的是,这家新医院将摆脱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引进专业团队,放开经营。缪鹏程说,时期不同了,眼界放得开,才能走得远。目前,这家医院已设计终了,行将开始建造。
“到时候华盛还留在江安镇,继续做眼科医生。”对儿子将来的路,缪鹏程仿佛已想好了。作为一个父亲,他没有给孩子铺一个鲜明亮丽的平坦大道,而是让儿子继续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滚打。“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待在农村,农村的医疗条件一直欠缺,村民们病了常常不能就近治疗。作为一个江安人,华盛得留下担一些。”这是缪鹏程被病人家属临时叫走之前,匆匆跟说的最后一个话题。而那天的午餐,缪鹏程也没顾得上吃。
许亚竹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