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毕节市红十字会角膜捐献爱尔眼科登记站成立仪式在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学院路贵林医院举行。参加此次仪式的领导有毕节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邓韬先生;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许海先生;爱尔眼科贵州省区CEO、医院院长龚力力女士;爱尔眼科贵州省区副总院长、医院院长陈晓钟先生;爱尔眼科贵州省区副总院长、医院院长李海祥先生;医院院长黄加兵先生;医院CEO陈亮先生;医院副院长刘治国先生。在毕节市红十字会眼角膜捐献爱尔眼科登记站成立仪式上毕节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邓韬发表讲话并向毕节市红十字会眼角膜捐献爱尔眼科登记站授牌。
邓会长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的统计,全球盲人总数.5万人,等待角膜移植的近万,而在发展中国家,每年仅有10万人接受角膜移植,我国角膜盲患者数为万,并且每年新增10万多病例。其中80%左右可以用角膜移植手术得以复明,但是仅有例患者有幸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只占到实际需要手术病例的2%。比例测算我省角膜盲患存量12万以上,每年增加不少于0人,尽管大部分角膜盲患者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由于角膜源的匮乏,仍有绝大多数角膜盲患者只能在绝望中苦苦等待!活动现场医院15名医护人员自愿签署了中国人体眼角膜捐献自愿表,他们表示:“作为一名眼科的医护人员,更加清楚角膜捐献的重要性和角膜捐献事业开展的困难,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人加入在这一行列,为更多人送去光明。”医院黄加兵院长补充说,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每年新增10万角膜盲症患者,其中30%的人群需要角膜移植,否则将面临失明。特别是在医疗发展相对滞后、自然环境差的云贵地区,角膜盲症尤为高发。由于高原气候、紫外线强、劳作环境差、医疗条件有限等客观原因,大多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机会并不多。加之角膜源供体稀缺,很多患者延误或不得不放弃手术,因此角膜捐献事业刻不容缓,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当我们离去时把光明留在人间。
同时,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医院正式挂牌设立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眼科学)实习基地。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黎梅发表讲话,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期望双方扩大合作项目,深化合作内容,不断探索合作新途径、新方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医院副院长刘治国说,医院承诺将为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让学生提前修好“职场必修课”,为就业奠定基础。此次挂牌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实训、实习、就业平台,医院提供了专业人才输送渠道。在庄严的宣誓声中,医院在将未来的日子里全力践行爱尔眼科精神,强化管理,规范运作,让利于民,在诊疗能力上做出努力,不断学习、日益创新,切实解决防盲治盲的症结问题,做到政府满意、患者满意。积极投身公益和角膜捐献事业,为弱势人群提供高水平眼保健服务的机会。当天,医院还开展了专家会诊,爱尔眼科贵州省区6院院长齐聚毕节,白内障、屈光、眼底病、青光眼、小儿眼科等权威专家现场坐诊,为毕节市市民提供专业的多方位眼科综合诊疗服务。(邹季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