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虚拟世界,眼里只剩一片沙漠专家干眼

文章来源:眼科_眼部健康   发布时间:2023-3-16 13:02:05   点击数: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各地中小学暑假时间大幅缩短。随着“史上最短暑假”来临,学生们终于迎来假期生活。

“吹空调,捧着平板和手机熬夜刷剧、打游戏”成为不少学生党们的美好假期生活写照。然而,孩子们在尽情享受轻松暑假生活的同时,也要谨防眼睛所不能承受之“重”——长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可能诱发干眼。

眼科专家提醒:干眼危害不容小觑,需要尽早治,否则会引起视力明显下降、角结膜病变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失明。

担忧!学校逐渐成为干眼“重灾区”

根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版)》,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其病因复杂,常见的有全身疾病因素、眼部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

爱尔眼科结合大量的过往就诊案例分析,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过度用眼的群体易患干眼,首当其冲就是上网课、玩网游的学生群体。

医院初步统计该院疫情期间接诊的干眼患者中,7岁至18岁儿童青少年人群罹患干眼的占比从之前不到10%升至30%,绝大多数都是过度用眼导致。

图为安安正在接受熏蒸雾化图为安安正在接受睑板腺按摩图为安安正在接受冷敷治疗

和全国的中小学生一样,11岁的安安今年也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新冠疫情期间,安安根据学校的安排上网课,在父亲的监督下一节不落。

同时因为不能出门,她唯一的娱乐也变成了看电脑、玩手机、看电视,年后,她开始觉得眼干难受,还有点痒,一上网课就“挤眉弄眼”,父亲起初还以为是孩子不想上课而故意捣乱。

医院专业的眼表检查后才发现,小小年纪的她是真的患上了干眼。

由于,前期安安父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安安的眼睛已经出现了睑板腺形态异常,泪膜稳定时间也只有3秒(正常情况是10秒以上)。

医院综合及眼表专科主任杨武后表示,在近期接诊的干眼患者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现实。

更令人忧虑的是,当孩子出现眼部干涩等不适时,大部分家长并不会给予重视,可能就去药店或网上随便买点眼药水,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孩子眼健康的恶化。

杨武后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干眼初期症状,比如干燥感、异物感、畏光、视力模糊和波动等不适,一定医院治疗尽早治疗,不要随便用药水,以免像安安一样因为延误病情而导致干眼状加重。

图为王女士接受干眼SPA

“出镜率”逐年升高,干眼男女老少通杀

其实,随着视频终端的普及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性疾病。权威数据指出,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干眼患者3.6亿人①,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有可能中招。

与安安一样,来自大方的王女士今年42岁,因工作原因一整天要对着电脑,五年前开始出现眼睛红肿、畏光、干涩的症状,看东西还模糊,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

五年来王女士多次求医被诊断为结膜炎,症状反反复复。这让王女士无比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得了“绝症”。

直到今年5月,王女士来到医院,在接受了泪液分泌试验、眼表功能分析等相关检查,被确诊为脂质异常型干眼。

由于王女士因五年来被误诊导致干眼治疗不及时,其双眼的睑板腺开口已经严重堵塞,并且睑板腺也有部分萎缩。

运动健身达人杜先生从年10月开始,感觉眼睛有点干涩、胀痛、疲劳感,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趁着年前放假,杜先生赶来医院就诊,医院综合及眼表科主任杨武后接诊后解到,酷爱运动健身的他习惯流汗时用手擦汗、揉眼。

杨主任为他安排了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和眼部螨虫检查后发现,杜先生下眼睑患有相对比较重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并由此导致了干眼。

病因复杂,干眼还需专业对症治

虽然干眼日益普遍,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并没有相应增加。

当眼睛出现干、涩、痒、畏光、灼烧感、异物感等不适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医院,而是随便买点眼药水,其实这样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因为耽误治疗时机而“致病”。

医院综合及眼表科主任杨武后解释,干眼是个慢性病,如不采取专业的手段长期治疗,其病情是会随着时间积累日益加重,“但如果患者在症状尚轻微时及时就医,就能通过干眼理疗、人工泪液、睑板腺按摩等专业的治疗获得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资料:凤凰网:《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新版专家共识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chi-fujikoshi.com/ybzz/11617076.html